6月25日至28日,山東濰坊文旅代表團前往英國倫敦,與世界友人相聚在泰晤士河畔,共同開啟一場“風箏故鄉·山海相邀”的濰坊文旅盛宴。
當時間穿越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體育運動員、1924年巴黎奧運會400米跑冠軍埃里克·利迪爾(中文名李愛銳)是980多名被關押在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的英國僑民中的一位。1945年2月21日,李愛銳在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逝世。
為紀念“把一生獻給了中國”的李愛銳,加強中英民間文化交流與合作,傳播和平理念,弘揚國際主義、人道主義精神,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英國倫敦艾森學院(李愛銳中學母校)策劃舉辦“山海同行 奔赴和平”接力跑活動。
接力跑開跑前夕,6月27日,濰坊市在英國倫敦艾森學院舉辦《李愛銳與濰坊》展覽,向學院捐贈濰坊籍著名藝術家劉鐵飛為2012倫敦奧運會創作的李愛銳主題油畫《集中營放飛夢想》(復制品)。同時,舉辦“風箏故鄉·山海相邀”濰坊入境游推介會,通過“風水寶地、古今交融、山水柔情、熱氣騰騰、生機勃勃”五個關鍵詞,全方位展現濰坊的千年文脈與現代活力,展示濰坊“山海城”全域旅游新格局,并聘任接力跑總策劃、導演邁克爾·斯科特為濰坊文旅推介官。
濰坊道承齊魯、襟連海岱,這里曾是東夷文化的核心區域、齊文化的腹地、兩漢經學的重鎮、南北朝佛教文化的東方中心、明清海岱間的文學重鎮,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構成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來,濰坊秉承城市文化基因,乘風而上,從1988年被確定為“世界風箏都”開始,先后被評為中國畫都、金石之都、國際和平城市、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東亞文化之都。濰坊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7項,濰坊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濰坊核雕、濰坊嵌銀髹漆技藝、濰坊刺繡、古琴制作技藝聞名遐邇。
據悉,英國倫敦艾森學院一行10人將于7月上旬到訪濰坊,在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濰坊市博物館等文博場館及齊魯天路等景區開展接力跑,宣傳推介濰坊文旅資源,共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陳曉芳 王潔鈺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