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AI“魔改”褻瀆經典IP
□新派融媒體評論員 趙春暉
據新華社客戶端報道,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日前發布《管理提示(AI魔改)》指出近期AI“魔改”視頻以假亂真、“魔改”經典現象頻發,要求各相關省局督促轄區內短視頻平臺排查清理AI“魔改”影視劇的短視頻。
近日,多部國產電視劇遭遇AI“魔改”,相關視頻在網絡上被廣泛傳播。在“魔改”視頻中,《紅樓夢》變成了“武打戲”,柔弱的林黛玉變成了“林教頭”,還玩起了“倒拔垂楊柳”;《甄嬛傳》則變成了“槍戰片”,甄嬛手持沖鋒槍,大殺四方……
伴隨著AI技術的興起,利用AI對經典影視劇進行“魔改”的現象呈愈演愈烈之勢。“在AI‘魔改’視頻里,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以前是電視放什么看什么,現在是想看什么自己就用AI做什么”——社交平臺上,有網友總結了AI“魔改”視頻的“無所不能”。
這些“魔改”視頻打著好玩搞笑、圖觀眾一樂的幌子,本質上是為博流量,毫無邊界褻瀆經典IP,沖擊傳統文化認知,與原著精神內核相悖,且涉嫌構成侵權行為。
對AI“魔改”不可“一笑而過”,一定要厘清對影視作品二次創作的邊界,對“過界”行為堅決喊停,嚴格處罰,才是對經典影視作品的有力保護。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發布的《管理提示(AI魔改)》可謂正當其時。但要想真正剎住AI“魔改”這股“歪風邪氣”,還需要多方綜合施策、久久為功。
國家有關職能部門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針對AI內容創作和使用的法律法規,為打擊相關AI侵權行為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據。同時,相關監管部門也要強化執法協作,全鏈條打擊AI創作中的違法行為,嚴格處罰措施,提高違法成本,避免出現監管空白和執法漏洞。
規范AI創作,網絡平臺的作用至關重要。平臺應該樹立責任意識,通過建立多維度的審核機制,提高審核的精確性,加強與影視版權方的合作,主動維護內容創作的良好秩序,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創作者也要清楚認識到,AI技術只是一種輔助創作的工具,絕非投機取巧的手段??梢詫浀溆耙曌髌愤M行二次創作,但創作不等于無底線惡搞,應該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核,結合現代審美與社會價值導向,利用AI技術在場景優化、特效制作等方面的優勢,為文化傳承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觀眾也要加強對網絡傳播內容的判斷力,堅決抵制破壞經典文化內涵、違背公序良俗的劣質內容,積極利用平臺舉報功能或向相關監管部門反饋,避免不良文化的擴散。
只有多方發力、形成合力,共同傳播優秀影視文化作品,鼓勵創作者在合法合規、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才能有效遏制AI“魔改”的不良之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文化環境。
編輯:韓佳
一審:韓佳 二審:李麗雪 三審: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