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七十年懸壺濟世,七十載杏林春暖。自濰坊市中醫院建院之初,至今已歷七秩春秋。這七十年,是醫者仁心與精湛醫術交相輝映的七十年,是無數生命在這里重獲希望的七十年。在濰坊市中醫院建院70周年之際,《岐黃薪火70年》這本承載著厚重歷史與溫情記憶的書籍,如同一把鑰匙,輕輕旋開了過往與現在的連接之門——這里有醫患之間的信任托付,有青年醫師的成長印記,也有老一輩醫者篳路藍縷的赤誠初心。這些故事,是仁術與仁心的交織,是傳承與創新的對話,更是濰坊市中醫院七十年砥礪奮進的生動注腳。自6月5日起,新派客戶端對書中的部分章節進行連載。讓我們一起銘記那些溫暖的瞬間,銘記那些為生命奮斗的身影,感受那份永恒的醫患深情。
不棄者生
□張潔
張潔在門診為患者診脈。
作為醫生,能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有實質性的改善,不僅是我的職責,更是工作的意義所在。
八年前的一天,劉女士在家人的攙扶下走進我的診室,我打量著她,她面色晦暗,形體消瘦,雙下肢重度水腫,全身布滿了皮疹,瘙癢難忍……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得知她已有二十年的糖尿病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健康狀況逐漸惡化,已輾轉多家醫院治療,每一次住院后,雖有短暫的緩解,但病情仍在進展,生活受到極大困擾。多年就醫,已積攢了一摞厚厚的病歷。
我一點一點翻看著檢查報告:糖尿病、高血壓、蛋白尿、血尿、腎功能受損、血肌酐增高、神經病變、眼底病變、皮膚濕疹合并感染……多年的糖尿病,劉女士的并發癥已相當嚴重。面對這樣一位患者,說句實話,我心里并沒有多少信心,經驗告訴我,這樣的情況,往往預示著一條艱難且充滿未知的治療之路,結果往往并不如人意。我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和,卻還是對她說出了那句殘忍的話:“你的病情,真的很重,也很復雜,或許,還是去上級醫院看看會更好。”聽到我的話,劉女士眼淚流了下來,哽咽著說:“大夫,幫幫我吧,我們經濟條件不好,這些年住院幾乎花光了所有的錢,家里有孩子,有老人,實在沒有能力再去大醫院了,也沒有錢再住院,你就在門診給我治吧,治不好我也不怨你,唉,這個年齡本來是盡責任的,我卻還讓別人照顧……”她的眼神里,滿是對疾病的絕望,但更有一份對康復的深深渴望。這時,劉女士的丈夫也堅定地說:“是啊,大夫,我知道她病情重,你就放心治吧,治不好我們也認了。”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們這個家庭的艱難與不易,也感受到了劉女士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她丈夫的無條件支持。我的心,被這份深情深深地觸動了。我實在找不出再推辭的理由。
于是,我沉下心來,細細研讀劉女士的病歷。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治療方案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明朗。
首要之務,是緩解她最為痛苦的癥狀:全身水腫、皮疹瘙癢、食欲不振、夜不能寐、視物模糊以及小便不暢。同時,保腎治療刻不容緩,要消除尿蛋白,降低肌酐水平。此外,還需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以抵御病魔的侵襲。為此,我制訂了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案。西醫方面,應用胰島素嚴格控制血糖,配合降壓、調脂藥物,糾正電解質紊亂,使用利尿劑消除水腫,改善微循環以促進身體恢復。中醫方面,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給予調補陰陽、扶正祛邪的湯藥,以調和體內氣血,增強正氣。在治療的同時,我深知心態的重要性。因此,我鼓勵劉女士要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挑戰。同時,我也懇請她的丈夫能給予她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共同攜手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經過半個月的精心治療,劉女士的病情開始有了轉機。雙下肢水腫逐漸消退了,皮膚瘙癢的癥狀明顯減輕,她開始能安穩入睡,食欲也有所恢復。這些變化,如同春日里的一縷暖陽,照亮了她的康復之路,她的臉上也開始有了笑容。
每次復診,劉女士都會微笑著和我交流病情的變化,也經常跟我分享一些有趣的家庭瑣事,而我也不忘鼓勵一下她,增加她的治療信心,并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和中藥處方,尋找新的突破口。漸漸的,我倆竟成了要好的朋友。
兩個月后,劉女士的各項化驗指標有了明顯的改善。尿蛋白由3+減少至+,血肌酐也由最初的365μmol/L降至216μmol/L,潛血轉為陰性,視力模糊也有所緩解,小便也通暢了。半年后,奇跡發生了,劉女士的血肌酐竟然降到了正常范圍,那天,她拿著化驗單,眼里噙滿了淚水……
回顧劉女士的診治過程,我與她更像是兩人相扶的一場旅行。這段旅途中,我們共同面對了許多困難和挑戰。劉女士的成功,得益于中西醫結合的魅力,更得益于她堅強、不放棄的信心以及家人的陪伴和醫生的鼓勵。同時,患者的信任與樂觀,對生活的渴望,又激勵著我努力救治。
有時候,不放棄,才能等來奇跡。
這段經歷也讓我意識到,醫學不僅僅是治療疾病,更是關愛生命。精湛的醫術能讓我們為患者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而情感卻能給患者和家屬帶來撫慰,讓治病這個痛苦的過程有了人情味,讓醫學更有溫度,誰能說醫生的情感不是一劑良藥呢?化作璀璨的星光,照亮每個不甘屈服于命運的靈魂。
口述者簡介
張潔,濰坊市中醫院內分泌科名譽主任,主任中醫師,醫學碩士;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山東省名中醫,濰坊資深名醫,濰坊市優秀學科帶頭人,濰坊市優秀科技工作者,首批濰坊市優秀學科骨干,濰坊市名老中醫師帶徒項目工程優秀師承指導老師。
新派融媒體記者:王路欣/整理
通訊員:張亞男 藺健春
編輯:王首榮 祝超 李愛花
一審:慈兆慶 二審:劉鵬 三審:王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