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42oq"></strike>
  • <samp id="842oq"><pre id="842oq"></pre></samp>
    <ul id="842oq"></ul><ul id="842oq"></ul>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今日要聞
    大眾觀察·山東麥收一線丨“無形田”里有大賬
    2025-06-09 09:10:39 編輯:張永超

      ■編者按 “三夏”是糧食生產的關鍵時期,對完成全年糧食產量目標任務至關重要。山東扛牢農業大省責任,抓緊抓實“三夏”生產各項工作,奮力奪取夏糧豐產豐收,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齊魯糧倉”。大眾日報·大眾新聞推出“大眾觀察·山東麥收一線”系列報道,展現各地全力以赴確保顆粒歸倉的新做法新成效。敬請關注。

      山東將“節糧減損”融入機收、晾曬、運輸、倉儲、加工全鏈條

      “無形田”里有大賬

      “合作社今年托管麥田超3萬畝,每畝多減損10斤,總增收就超30萬斤。”

      “這套‘組合拳’打下來,我們廠一年能從加工環節額外‘搶’回近千萬元的效益。”

      ……

      夏糧豐則全年穩。眼下,山東“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如火如荼。在奮力奪取夏糧豐產豐收的基礎上,山東各地將節糧減損理念融入機收、晾曬、運輸、倉儲、加工各環節,在一加一減中耕好“無形田”。

      精收減損“兩關鍵”

      6月6日上午9點,魯南大地麥浪翻金。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付劉耀村的高標準農田里,農機手李修正駕駛著一臺凱斯AF4099聯合收割機在麥田里穿梭。

      農機手李修正駕駛收割機收割小麥。

      “麥收八分熟,機器一響,顆粒歸倉的硬仗就開始了。”田埂上,富源農機合作社理事長付國緊盯作業細節,像一位戰場指揮官。

      “減損就是增產,要想小麥產量跟上,收割損耗必須壓到最低。我們的‘第一板斧’砸向了農機設備升級,年年見新機,三年換一代。”付國說,合作社今年新購置了三臺收割機。

      眼前這臺凱斯AF4099,是付國的“心頭好”,“這種縱軸流機型脫粒滾筒和網篩比普通機型長一截,損失率大幅降低。”

      “機器再先進,也得靠人。”付國的第二招直指農機手技能。今年麥收前,合作社專門請來專家,培訓收割機起步速度、割臺高度調節等操作要領。李修正感慨,“以前只知道猛踩油門,現在懂了‘慢工出細活’。”

      付國現場演示“減損秘訣”——調節兩個間隙。一是滾筒與篩子間隙,大了脫不凈,小了碎籽粒,麥粒濕調寬,干燥就收緊;二是通風篩間隙,麥粒濕調大,干燥就調小。

      說話間,李修正駕駛著收割機駛過。付國彎腰撥開麥茬,仔細檢查散落情況:“掉穗比之前少多了,比老舊機型至少多減損30%。”他算了一筆賬:合作社今年托管麥田超3萬畝,每畝多減損10斤,總增收就超30萬斤。

      小麥住進“空調房”

      機收是糧食“落袋為安”的第一步,晾曬、運輸、倉儲等環節,也是節糧減損的關鍵環節。今夏,山東各地加強糧食產后服務,著力減少損失。

      6月6日一大早,平原土地魯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迎來了一車又一車剛收割的小麥。這些小麥將被送到烘干塔進行烘干,然后入庫儲藏。

      “目前這些小麥大多是從外地運過來的,每天大概有100噸左右,需要盡快烘干入庫。”魯望公司種植經理何石寶說。

      何石寶介紹,小麥收獲時水分普遍在20%左右,要達到入庫標準,傳統自然晾曬需要5天左右。這期間,種糧戶不僅需要尋找合適的晾曬場地,還擔心趕上陰雨天導致糧食霉變造成減產。糧食烘干設施是節糧減損利器。魯望公司建有15套糧食烘干設施,一天能完成1500噸—1800噸小麥烘干工作。

      魯望農場的烘干設備已進入工作狀態。

      而在魯望農場里,技術員劉彩霞正在利用多光譜無人機進行巡田測產。“從目前的巡田結果看,今年小麥長勢比較好,每畝預估比去年增產20斤左右。”

      “我們準備了15臺新型收割機,可以把損耗控制在1%以內。”何石寶說,地頭上收割的新麥將隨著一輛輛運糧車直接送進烘干塔。“我們的糧倉可以儲存3萬多噸糧食,每個糧倉設置有20多個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倉內溫度、濕度變化,確保溫度常年恒定在20℃—30℃之間。并且依托物聯網、智能圖像等技術建立了預警系統,實現智能通風降溫,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

      將每粒小麥“吃干榨凈”

      麥浪滾滾歸倉去,節糧減損還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近半個月來,山東玉皇糧油食品有限公司采購中心副總經理劉京現,一直穿梭于各大小麥產區,聯系小麥采購事宜。“我們每年都需要采購小麥8萬—10萬噸。”劉京現說,對于這些采購來的小麥,根據面筋蛋白特性、粉質特性、拉伸特性進行精準配比,用于生產水餃粉、面條粉、面包粉等。

      在山東玉皇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小麥自動扦樣機對新收購來的小麥進行抽樣檢驗。

      為了減少粗加工帶來的小麥價值浪費,今年玉皇糧油進行了設備升級改造。“升級后的設備已經投入使用,小麥的出粉率提高2%,設備用電量降低2度/噸。”公司總經理張永琥說。

      山東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則通過“專麥專磨”,來“拆解”每一粒小麥。公司董事長李秀玲指向身后的生產線說,“以前磨面粉是‘囫圇吞麥’,難免糟蹋好東西,現在磨面粉像老中醫抓藥,讓每一粒麥子都物盡其用。”

      “光磨得細還不算完。”李秀玲拿起一小袋淡褐色的粉末,“這是從麩皮里‘淘’出來的膳食纖維粉,過去只能當飼料,現在搖身一變,成了健康食品,附加值提高了不少。”公司通過深加工將每一粒小麥“吃干榨凈”,麩皮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淀粉提取物用于食品工業,小麥胚芽則被精心分離制成營養品。

      “一粒麥子,渾身是寶。這套‘組合拳’打下來,我們廠一年能從加工環節額外‘搶’回近千萬元的效益。”李秀玲感慨地說。

      (大眾新聞記者 孟令洋 賀瑩瑩 王思晴 通訊員 王海楠 李森 王丁 孫雪)

    來源: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編輯:張永超 張興紅 李麗雪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

    新派新聞
    新聞熱線:2998776
    版權所有 ? 濰坊市融媒體中心
    魯ICP備09021188號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99久久做夜夜爱天天做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精品一区高潮喷吹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99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动漫精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久久精品加勒比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VIDEOSSE×少妇|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在线观看日韩一区|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香蕉伊思人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