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濰坊南部山巒疊翠,綿延的茶園在云霧間若隱若現。這片被齊長城守護的土地,孕育了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諸城綠茶。
漫步諸城市桃林鎮的茶壟間,清風拂過處,悠悠茶香沁人心脾。在這里,葉片肥厚的茶樹在火山灰滋養的土壤中茁壯成長,一億兩千萬年前的地質變遷,造就了富含明礬石、麥飯石等礦物質的土壤環境,而高緯度、低氣溫以及顯著的晝夜溫差,延長了茶葉的生長周期,為諸城綠茶賦予了獨特的醇厚口感。
在諸城市穎青茶廠,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諸城綠茶制作技藝傳承人趙永青指尖翻飛間,嫩綠的茶芽在炒鍋中跳躍翻滾,散發出諸城綠茶的獨特氣韻。據她介紹,諸城種植茶葉歷史悠久,是全國緯度最高的茶葉產區之一,茶農們遵循古法又創新求變,以高于常規的溫度殺青,經過采茶、晾青、殺青、揉捻、炒青、復火六道工序凝練出諸城綠茶“湯鮮綠、味濃醇、耐沖泡”的品質。
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化的先行地區,近年來,諸城市深耕綠茶品牌,堅持以茶致富、以茶興業,積極探索從茶葉種植、生產到加工、銷售的鏈條式發展模式,有力帶動了產業的整體效益提升,也顯著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以桃林鎮為例,該鎮目前已發展茶園面積超過3萬畝,包括鳩坑、福鼎大白、中茶108、茂綠等茶樹品種,帶動了11個茶葉種植社區和37個茶葉種植專業村的發展,平均每畝茶園的年純收入可達1萬元左右。桃林鎮黨委書記王希云表示:“通過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等措施,全鎮出產的茶葉品質顯著提升,茶農收入穩定增長,青青茶山搖身變成了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銀山’。”
為深入推動“茶旅、農旅、文旅”融合發展,讓千年茶脈在新時代煥發光彩。諸城市推出了以“茶園深處是吾鄉”為主題的康養田園、樂享童趣、醉美暢玩、茶香研學4條研學旅游路線,將獨特的山水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別具一格的茶產業融為一體,吸引更多人了解茶文化,感受當地茶文化的魅力。同時,積極搭乘“電商快車”,通過舉辦春茶開園儀式、炒茶大賽網絡直播,進一步提升諸城綠茶知名度,推進諸城綠茶“云”銷全國。
從單戶零散種植到規模化經營,從口碑相傳到品牌塑造、產業融合,一片綠葉盤活了山水資源,帶富了一方百姓。茶壟間躬身勞作的農人,民宿里熱情待客的鄉親,體驗館中傳習茶藝的青年,共同勾勒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斑斕畫卷。
新派融媒體記者:于哲/文圖
通訊員:張敏敏 張真鈺
編輯:平小娜 孫錦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